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速览网 > 科技
音乐影像志 | 一种理念,两种实践!走近中国民族器乐人才培养与表演实践创新团队
新闻速览网2025-04-05 07:43:52【科技】42人已围观
简介
音乐影像志学是由音乐学、人类学与影视学结合的交叉学科。2019年,上音首设“音乐影像志学”方向硕士学位,以萧梅教授为首的教学团队,立足学科建设的国际视野和创新实践,开设相应专业课程。“音乐影像志实操训练”作为其中的实践性课程,通过制作
音乐影像志学是由音乐学、人类学与影视学结合的交叉学科。2019年,上音首设“音乐影像志学”方向硕士学位,以萧梅教授为首的教学团队,立足学科建设的国际视野和创新实践,开设相应专业课程。“音乐影像志实操训练”作为其中的实践性课程,通过制作音乐影像,拓展音乐文化表述及音乐民族志的表现能力,构建音乐文化的影像表述系统。本影片是“音乐影像志实操训练”课程的结业影像文本。这次,师生们将镜头对准“中国民族器乐人才培养与表演实践创新团队”。团队成员聚集上音理论研究、表演、创作方面的一流人才,既有经验丰富、国内外知名的教授级骨干成员,也有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青年成员,同时还有“顶培计划”下不断涌现的新兴人才。他们在教、创、演、研中努力践行“一种理念,两种实践”的核心原则。刘英教授是“民族器乐创新团队”带头人,以他的采访片段为开篇与总结。开篇对团队进行统领式简要介绍,引出团队中的其他位骨干成员。影片将各位老师对于传统与现代的理解、教学理念、研究理念通过口述访谈、表演实践、课堂教学的多维画面呈现出来。由此看出每位老师在演奏、教学等方面既多元面向又融合统一,最终均是导向创新团队的核心理念。该团队在2021年组建之初就确立了“一种理念,两种实践”的原则。一种理念,是指呼应了中国传统器乐“以表演者为中心”的方式,从表演-创作-理论一体化的角度,对当代民族器乐展开重新诠释;“两种实践”指的是一方面注重表演与创作实践,另一方面注重人才培养,促进学院派民族器乐能够更为深入地从中国民族民间器乐土壤中汲取营养,让传统真正活在当代,并持续地发挥作用。本片指导教师为音乐影像志学教学团队特聘教师程之伊(俏俏),拍摄小组成员为音乐影像志学专业硕士二年级学生沈雅琪、李乃馨、章宁,传统音乐理论专业博士一年级学生彭小峰。正是拍摄该片的过程,激发了彭小峰有关民族器乐教学的思考,这一思考写成了《高校民族器乐教学赜思》,并获得2024国民音乐教育大会“万叶杯”论文(教案)征集评选活动高校在读学生组一等奖。供稿:音乐影像志学教学团队设计:leisurelyzs编辑:彭畅小音家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很赞哦!(72)
上一篇: 斯洛特眼光真毒!利物浦4000万欧可签23岁新星,阿诺德离队成定局
下一篇: 乐